學校基本資料
學校基本資料表
一、學校概況表
校名 |
中道學校財團法人宜蘭縣中道高級中學 |
學校地址 |
宜蘭縣壯圍鄉中央路三段312巷7號 |
|||||||||||||||||
校長 |
姓名 |
張 寬 如 |
性別 |
男 |
出生年月日 |
40年10月15日 |
董事長 姓名 (私校適用) |
|
||||||||||||
主管機關核准文號:臺教授國字第1040020781號 ▓合格□代理 |
本校服務 年資 |
1年9月 |
||||||||||||||||||
電話 |
03-9306696 |
傳真 |
03-9301416 03-9306422 |
網址 |
www.cdsh.ilc.edu.tw |
|||||||||||||||
聯絡人 |
陳 建 琮 |
職稱 |
學務主任 |
聯絡電話:O-(03)9306696轉110 H-(03)8326941 手 機:0931-050449 E-MAIL:swshtea530118@gmail.com |
||||||||||||||||
校地面積: 34785 平方公尺 |
樓地板面積: 25570.46 平方公尺 |
|||||||||||||||||||
學校教職員工人數 |
教師人數 |
現有合格教師 |
教師人力素質 |
職員人數 |
工友人數 |
|||||||||||||||
人數 |
所佔比例 |
研究所(具學位)人數 |
大學畢業人數 |
其它 |
33 |
0 |
||||||||||||||
全校 |
專任 |
29 |
24 |
82.8% |
13 |
16 |
|
|||||||||||||
兼任 |
2 |
2 |
100% |
0 |
2 |
|
||||||||||||||
【說明】 1.填報現有合格教師時,專、兼任教師請一併填報。護理教師請歸類於教師部份。
2.代課老師部份,不需填報於本表。
3.代理教師屬於專任教師,但學校填報時請括號註明代理教師人數。
二、學校隸屬別(單選)
(1) □國立 (2) □直轄市立 (3) □縣市立 (4) ■私立
三、學校類型(得複選)
(1) 普通型、綜合型、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
(A) □設有專業科群
(B) □設有專門學程
(C) ■設有普通科
(2) □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
(A) □設有專業科群
(B) □設有專門學程
(C) □設有普通科
四、特殊教育學生
(1) ■有 (2) □無
■ (A)障礙生
□ (B)資優生 (A、B可複選)
【說明】 1.特殊教育學生有無部份請依照學校實際情況填寫,學校只要有特殊教育學生(不需成班),請以「■」註記,選填「有」者,請再註明
學生類別屬於A或B。
五、普通型、綜合型、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群科學生數百分比
(1)全校專業群科人數(專業群科 + 專業學程)___0___人;全校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人數(不含進修部)___456人。
(2)群科學生數百分比組別:(計算公式如右所示)
■ A 無專業群科學生
□ B未達15%
|
全校專業群科人數(專業群科 + 專業學程) (不含進修部及綜合高中一年級人數) |
全校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人數(不含進修部) |
□ C 15%〜未達30%
□ D 30%〜未達45%
□ E 45%〜未達60%
□ F 60%〜未達75%
□ G超過75%
(3)群科學生數百分比在以上各組別之2%以內,學校可在填送自評表時,自行選擇所屬之組別,惟選定後不得變更。
【說明】 1.請於訪評當日提供學籍資料以利檢核。
2.學生人數以填表時在籍學生數計算。
六、學生班級數與人數
(一)普通科/特殊班別各年級班級數與學生數統計
學生數 年級 |
普通科(不含特殊班別) |
特殊班別 |
||
班級數 |
學生數 |
班級數 |
學生數 |
|
一年級 |
5 |
188 |
0 |
0 |
二年級 |
4 |
127 |
0 |
0 |
三年級 |
4 |
141 |
0 |
0 |
合計 |
13 |
456 |
0 |
0 |
【說明】 1.本表可依照各校實際辦學情況,自行增加或刪減。
2.各校若無設置普通科,則可不必填寫此表。
3.學生數及班級數請於訪評當天提供學籍資料以利檢核。
4.特殊班別,如藝才、數理、科學或12年國教特色招生之班級等。
5.上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前一年11月01日;下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當年05月01日。
(二)設有綜高學程各學程班級數與學生人數統計
群別/學程名稱 |
一年級 |
二年級 |
三年級 |
合計 |
|||||
群別 |
學程名稱 |
班級數 |
人數 |
班級數 |
人數 |
班級數 |
人數 |
班級數 |
人數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尚未選定學程 |
|
|
|
|
|
|
|
|
【說明】 1.本表可依照各校實際辦學情況,自行增加或刪減。
2.各校若無設置綜高學程,則可不必填寫此表。
3.不同學程名稱若隸屬於同一群別,請歸類並填寫於同一群別不同學程的欄位中。
4.學生數及班級數請於訪評當天提供學籍資料以利檢核。
5.設有綜高學程學術群學校相關填列資料請併入校務評鑑部份。
6.進修部人數不列入本表計算。
7.上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前一年11月01日;下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當年05月01日。
(三)設有專業群科各科(群)班級數與學生人數統計
群別/科、學程名稱 |
一年級 |
二年級 |
三年級 |
合計 |
|||||
群別 |
科/學程名稱 |
班級數 |
人數 |
班級數 |
人數 |
班級數 |
人數 |
班級數 |
人數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【說明】 1.本表可依照各校實際辦學情況,自行增加或刪減。
2.不同名稱科別若隸屬於同一群別,請歸類並填寫於同一群別不同科別的欄位中。
3.學生數及班級數請於訪評當天提供學籍資料以利檢核。
4.進修部學生不列入本表計算。
5.日間實用技能班及綜合職能科列入本表計算。
6.上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前一年11月01日;下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當年05月01日。
七、特殊教育學生資料表
調查標準日:102年08月01日至105年07月31日
學年度 年級人數 特殊教育 學生類別 |
102學年度 |
103學年度 |
104學年度 |
學年度 |
備 註 |
||||
學校提供名額 |
實際入學名額 |
學校提供名額 |
實際入學名額 |
學校提供名額 |
實際入學名額 |
學校提供名額 |
實際入學名額 |
||
1.智能障礙 |
|
|
|
|
|
|
|
|
|
2.視覺障礙 |
|
1 |
|
|
|
1 |
|
|
|
3.聽覺障礙 |
|
|
|
|
|
|
|
|
|
4.語言障礙 |
|
|
|
|
|
|
|
|
|
5.肢體障礙 |
|
|
|
|
|
|
|
|
|
6.腦性麻痺 |
|
|
|
|
|
|
|
|
|
7.身體病弱 |
|
|
|
|
|
|
|
|
|
8.情緒行為障礙 |
|
|
|
|
|
|
|
|
|
9.學習障礙 |
|
|
|
|
|
|
|
|
|
10.多重障礙 |
|
|
|
|
|
|
|
|
|
11.自閉症 |
|
|
|
|
|
|
|
|
|
12.發展遲緩 |
|
|
|
|
|
|
|
|
|
13.其他障礙 |
|
|
|
|
|
|
|
|
|
14.藝術才能班-數理資優 |
|
|
|
|
|
|
|
|
|
15.藝術才能班-語文資優 |
|
|
|
|
|
|
|
|
|
16.藝術才能班-社會人文資優 |
|
|
|
|
|
|
|
|
|
17.藝術才能班─美術 |
|
|
|
|
|
|
|
|
|
18.藝術才能班─音樂 |
|
|
|
|
|
|
|
|
|
19.藝術才能班─舞蹈 |
|
|
|
|
|
|
|
|
|
20.藝術才能班─戲劇 |
|
|
|
|
|
|
|
|
|
21.科學 |
|
|
|
|
|
|
|
|
|
22.體育 |
|
|
|
|
|
|
|
|
|
23.其他 |
|
|
|
|
|
|
|
|
|
合計 |
6 |
1 |
6 |
0 |
6 |
1 |
|
|
|
【說明】 1.特殊教育學生係主管教育機關所核定之身心障礙人數。
2.請陳述或於訪評當日備妥特殊教育學生的輔導相關資料。
八、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-專任教師
(一)普通(一般)科目
領域 項目 |
本國 語文 |
外國 語文 |
數學 |
社會 |
自然 |
藝術 |
生活 |
體健 |
其他 |
合計 |
|
學 歷 |
博士學位畢業人數(C1) |
|
|
|
|
|
|
|
|
|
|
碩士學位畢業人數(D1) |
1 |
2 |
1 |
4 |
3 |
|
|
|
1 |
12 |
|
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人數(E1) |
3 |
|
|
|
|
|
|
|
|
3 |
|
大學畢業人數(F1) |
1 |
3 |
3 |
1 |
2 |
|
|
3 |
1 |
14 |
|
專科學校畢業人數(G1)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小計(B1)=C1+D1+E1+F1+G1 |
5 |
5 |
4 |
5 |
5 |
|
|
3 |
2 |
29 |
|
專任教師資格 |
具教師證之教師人數(I1) |
5 |
4 |
3 |
5 |
2 |
|
|
3 |
2 |
24 |
具教師證之代理教師人數(J1)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具教師證之技術教師(K1)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其他(L1) |
|
|
1 |
|
1 |
|
|
|
|
|
|
小計(H)=I1+J1+K1+L1 |
|
|
|
|
|
|
|
|
|
24 |
|
比率(M)=(I1+J1+K1)/H |
|
|
|
|
|
|
|
|
|
82.8% |
【說明】 1.填寫本表時,請填寫教師最高學歷。
2.所有受評學校均需填寫此表。
3.請於訪評當日提供人事資料,以利檢核。
4.本表僅專任教師填報。
5.完全中學隸屬國中部但於高中部(含綜合高中及專業群科)有授課之教師均須納入,並請依照學校主聘別劃分,由國中部主聘之教師,於高中部授課者,填報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請歸屬兼任;由高中部主聘之教師,於高中部授課者,填報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請歸屬專任。
6.公立學校普通類科之法定每班教師人數如下;私立學校則比照公立學校之員額設置基準計算。(依民國103年01月10日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)每班置教師二人,每達四班,增置教師一人。
7.學歷合計人數(B1)應與專任教師資格(H)相同。
8.上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前一年11月01日;下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當年05月01日。
(二)專業群科 /綜高學程、實用技能學程
群別/科別(學程別)
項目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合計 |
|
學 歷 |
博士學位畢業人數(C2) |
|
|
|
|
|
|
|
|
碩士學位畢業人數(D2) |
|
|
|
|
|
|
|
|
|
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人數(E2) |
|
|
|
|
|
|
|
|
|
大學畢業人數(F2) |
|
|
|
|
|
|
|
|
|
專科學校畢業人數(G2) |
|
|
|
|
|
|
|
|
|
小計(B2)=C2+D2+E2+F2+G2 |
|
|
|
|
|
|
|
(B2) |
|
業師 |
業界專家總人數 |
|
|
|
|
|
|
|
|
教師資格 |
具教師證之教師人數(I2) |
|
|
|
|
|
|
|
|
具教師證之代理教師人數(J2) |
|
|
|
|
|
|
|
|
|
具教師證之技術教師(K2) |
|
|
|
|
|
|
|
|
|
其他(L2) |
|
|
|
|
|
|
|
|
|
小計(N)=I2+J2+K2+L2 |
|
|
|
|
|
|
|
(N) |
|
比率(O)=(I2+J2+K2)/N |
|
|
|
|
|
|
|
(O) |
|
授課與職務 |
授課科目與專長完全一致之教師人數 |
|
|
|
|
|
|
|
|
擔任行政工作之教師人數 |
|
|
|
|
|
|
|
|
【說明】 1.每一位教師只能歸類於一個科別(學程),不得重複計算。若同一位教師跨兩科群(含)以上科別(學程)授課,則以授課節數較多者歸屬。
2.受評學校學制中設有專業群科或專業群科及專門學程兩者皆具備者,需填寫此表。
3.專業群別、科別及綜合高中專門學程歸群表,請參閱附件。
4.請於訪評當日提供人事資料,以利檢核。
5.完全中學隸屬國中部但於高中部(含專門學程及專業群科)有授課之教師均須納入,並請依照學校主聘別劃分,由國中部主聘之教師,於高中部授課者,填報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請歸屬兼任;由高中部主聘之教師,於高中部授課者,填報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請歸屬專任。
6.公立學校各類科之法定每班教師人數如下;私立學校則比照公立學校之員額設置基準計算。(依民國103年01月10日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)
(1)農業及海事水產職業學校:每三班置教師八人;未達三班者,二班置五人,一班置二人,但農業類之農業機械科每班置三人。
(2)工業及藝術類:每班置教師三人。
(3)商業及家事類:每二班置教師五人,未達二班者,一班置二人。
(4)前三目類,除工業類外,設有五科以上者,每增二科得設置教師一人。
(5)綜合高中學程:每班以二點五人為原則。但辦理工業、農業及海事水產綜合高中課程者,每班置三人。
7.學歷合計人數(B2)應與專任教師資格(N)相同。
8.上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前一年11月01日;下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當年05月01日。
(三)學校專任教師比率與合格教師比率
學校專任教師比率 (專任教師總人數/核定教師員額編制總人數×100%) |
核定教師員額編制總人數(A) |
普通(一般)科目專任教師人數(H) |
專業群科專任教師人數(N) |
專任教師比率 ((H+N)/A)×100% |
29 |
29 |
|
100% |
|
學校合格專任教師比率 (學校專任之合格教師總人數/學校專任教師總人數)×100% |
普通(一般)科目專任合格教師比率(M) |
專業群科專任合格教師比率(O) |
合格教師比率 ((普通科目專任合格教師人數)+(專業群科專任合格教師人數)/學校專任教師總人數)×100% ((I1+J1+K1)+(I2+J2+K2)/(H+N))×100% |
|
82.8% |
|
82.8% |
八、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-兼任教師
(一)普通(一般)科目
領域 項目 |
本國 語文 |
外國 語文 |
數學 |
社會 |
自然 |
藝術 |
生活 |
體健 |
其他 |
合計 |
|
學 歷 |
博士學位畢業人數(C3) |
|
|
|
|
|
|
|
|
|
|
碩士學位畢業人數(D3)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人數(E3) |
|
|
|
|
|
1 |
|
|
|
1 |
|
大學畢業人數(F3) |
|
|
|
|
|
|
1 |
|
|
1 |
|
專科學校畢業人數(G3)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小計(B3)=C3+D3+E3+F3+G3 |
|
|
|
|
|
1 |
1 |
|
|
2 |
|
兼任教師資格 |
具教師證之教師人數(I3) |
|
|
|
|
|
1 |
1 |
|
|
2 |
具教師證之代理教師人數(J3)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具教師證之技術教師(K3)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其他(L3)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小計(H1)=I3+J3+K3+L3 |
|
|
|
|
|
|
|
|
|
2 |
|
比率(M1)=(I3+J3+K3)/H1 |
|
|
|
|
|
|
|
|
|
100% |
【說明】 1.填寫本表時,請填寫教師最高學歷。
2.所有受評學校均需填寫此表。
3.請於訪評當日提供人事資料,以利檢核。
4.本表僅兼任教師填報。
5.完全中學隸屬國中部但於高中部(含專門學程及專業群科)有授課之教師均須納入,並請依照學校主聘別劃分,由國中部主聘之教師,於高中部授課者,填報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請歸屬兼任;由高中部主聘之教師,於高中部授課者,填報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請歸屬專任。
6.公立學校普通類科之法定每班教師人數如下;私立學校則比照公立學校之員額設置基準計算。(依民國103年01月10日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)每班置教師二人,每達四班,增置教師一人。
7.學歷合計人數(B3)應與兼任教師資格(H1)相同。
8.上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前一年11月01日;下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當年05月01日。
(二)專業群科 /綜高學程、實用技能學程
群別/科別(學程別)
項目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( )群/ ( )科 ( )學程 |
合計 |
|
學 歷 |
博士學位畢業人數(C4) |
|
|
|
|
|
|
|
|
碩士學位畢業人數(D4) |
|
|
|
|
|
|
|
|
|
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人數(E4) |
|
|
|
|
|
|
|
|
|
大學畢業人數(F4) |
|
|
|
|
|
|
|
|
|
專科學校畢業人數(G4) |
|
|
|
|
|
|
|
|
|
小計(B4)=C4+D4+E4+F4+G4 |
|
|
|
|
|
|
|
(B4) |
|
業師 |
業界專家總人數 |
|
|
|
|
|
|
|
|
教師資格 |
具教師證之教師人數(I4) |
|
|
|
|
|
|
|
|
具教師證之代理教師人數(J4) |
|
|
|
|
|
|
|
|
|
具教師證之技術教師(K4) |
|
|
|
|
|
|
|
|
|
其他(L4) |
|
|
|
|
|
|
|
|
|
小計(N1)=I4+J4+K4+L4 |
|
|
|
|
|
|
|
(N1) |
|
比率(O1)=(I4+J4+K4)/N1 |
|
|
|
|
|
|
|
(O1) |
|
授課與職務 |
授課科目與專長完全一致之教師人數 |
|
|
|
|
|
|
|
|
擔任行政工作之教師人數 |
|
|
|
|
|
|
|
|
【說明】 1.每一位教師只能歸類於一個科別(學程),不得重複計算。若同一位教師跨兩群科(含)以上科別(學程)授課,則以授課節數較多者歸屬。
2.受評學校學制中設有專業群科或專業群科及專門學程兩者皆具備者,需填寫此表。
3.專業群別、科別及綜合高中專門學程歸群表,請參閱附件。
4.請於訪評當日提供人事資料,以利檢核。
5.完全中學隸屬國中部但於高中部(含專門學程及專業群科)有授課之教師均須納入,並請依照學校主聘別劃分,由國中部主聘之教師,於高中部授課者,填報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請歸屬兼任;由高中部主聘之教師,於高中部授課者,填報教師人力素質概況表請歸屬專任。
6.公立學校各類科之法定每班教師人數如下;私立學校則比照公立學校之員額設置基準計算。(依民國103年01月10日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)
(1)農業及海事水產職業學校:每三班置教師八人;未達三班者,二班置五人,一班置二人,但農業類之農業機械科每班置三人。
(2)工業及藝術類:每班置教師三人。
(3)商業及家事類:每二班置教師五人,未達二班者,一班置二人。
(4)前三目類,除工業類外,設有五科以上者,每增二科得設置教師一人。
(5)綜合高中學程:每班以二點五人為原則。但辦理工業、農業及海事水產綜合高中課程者,每班置三人。
7.學歷合計人數(B4)應與兼任教師資格(N1)相同。
8.上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前一年11月01日;下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當年05月01日。
(三)學校專兼任教師比率與合格教師比率
學校專任教師比率 (專任教師總人數/核定教師員額編制總人數×100%) |
核定教師員額編制總人數(A) |
普通(一般)科目專任教師人數(H) |
專業群科專任教師人數(N) |
專任教師比率 ((H+N)/A) ×100% |
29 |
29 |
|
100% |
|
學校兼任教師比率 (兼任教師總人數/核定教師員額編制總人數×100%) |
核定教師員額編制總人數(A) |
普通(一般)科目兼任教師人數(H1) |
專業群科兼任教師人數(N1) |
兼任教師比率 ((H1+N1)/A) ×100% |
29 |
2 |
|
6.9% |
|
學校合格專任教師比率 (學校專任之合格教師總人數/學校專任教師總人數) ×100% |
普通(一般)科目專任合格教師比率(M) |
專業群科專任合格教師比率(O) |
合格教師比率 ((普通科目專任合格教師人數)+(專業群科專任合格教師人數)/學校專任教師總人數) ×100% ((I1+J1+K1)+(I2+J2+K2)/(H+N)) ×100% |
|
82.8% |
|
82.8% |
||
學校合格兼任教師比率 (學校兼任之合格教師總人數/學校兼任教師總人數) ×100% |
普通(一般)科目兼任合格教師比率(M1) |
專業群科兼任合格教師比率(O1) |
合格教師比率 ((普通科目兼任合格教師人數)+(專業群科兼任合格教師人數)/學校兼任教師總人數) ×100% ((I3+J3+K3)+(I4+J4+K4)/(H1+N1)) ×100% |
|
100 |
|
100 |
九、校舍及校地規模
(一)校舍校地概況統計
面積單位:平方公尺(m2)
校舍校地 |
總計 |
現在使用 |
新建未使用 |
閒置未使用 |
不堪使用 |
其他 |
|||||||
數量 |
面積 |
數量 |
面積 |
數量 |
面積 |
數量 |
面積 |
數量 |
面積 |
數量 |
面積 |
||
1.普通教室(間) |
38 |
2756 |
38 |
2756 |
|
|
|
|
|
|
|
|
|
2.特別/專科教室(間) |
21 |
1751 |
21 |
1751 |
|
|
|
|
|
|
|
|
|
3.辦公室(間) |
19 |
1173 |
19 |
1173 |
|
|
|
|
|
|
|
|
|
4.禮堂(含活動中心)(座) |
1 |
2851 |
1 |
2851 |
|
|
|
|
|
|
|
|
|
5.圖書室(館)(間) |
2 |
326 |
2 |
326 |
|
|
|
|
|
|
|
|
|
6.實習場所(含實驗室)(間) |
4 |
370 |
4 |
370 |
|
|
|
|
|
|
|
|
|
7.室內運動場所 |
(1) |
(2851) |
(1) |
(2851) |
|
|
|
|
|
|
|
|
|
8.餐廳(座) |
1 |
228 |
1 |
228 |
|
|
|
|
|
|
|
|
|
9.教職員宿舍(間) |
3 |
86 |
3 |
86 |
|
|
|
|
|
|
|
|
|
10.學生宿舍(床位) |
576 |
2188 |
576 |
2188 |
|
|
|
|
|
|
|
|
|
11.其他 |
- |
9323 |
- |
|
|
|
|
|
|
|
|
|
|
校地總面積 |
34875 |
|
註:校地及校舍面積應含租借入,但不含出租借部分。 |
||||||||||
校舍總延總面積 |
21052 |
||||||||||||
室外運動場所面積 |
15000 |
||||||||||||
游泳池 |
0座;池面積0平方公尺;水道數0道;租金、權利金、門票及其他收入0元 |
||||||||||||
現在使用廁位 |
總計 |
身障廁位 |
男大廁位 |
男小廁位 |
女廁位 |
|
|
|
|||||
廁位數 |
262 |
7 |
45 |
63 |
147 |
|
|||||||
附註 |
|
||||||||||||
【說明】 1.依主要類別列計,面積不得重複填列;走廊、樓梯等含於該建築物面積內。
2.建教合作班之校外教學空間,如非屬於學校校產,不得列入計算;專屬普通科、綜合高中學術學程及進修學校使用者,不得列入計算。
3.上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前一年11月01日;下半年度受評學校調查標準日為當年05月01日。
(二)土地來源與使用
面積單位:平方公尺(m2)
類別 |
校舍名稱 |
面積 |
使用用途簡略說明 |
備註 |
|
使用中 |
未使用 |
||||
已取得管理權之校地(公立學校) |
|
|
|
|
|
已變更財團法人登記之校地(私立學校) |
勤學.務本.力行.成功.小學部大樓.行政大樓.外語部大樓.電梯.體育館.守衛室.無障礙廁所等大樓 |
25570.46 |
|
學校各棟樓教學大樓. 行政大樓.體育館.宿舍等等 |
|
主管機關核定同意租借之校地 |
|
|
|
|
|
其他狀況之校地 |
|
|
|
|
|
總計 |
25570.46 |
|
|
|
【說明】 1.各學制別使用之校地,不得重複計算;建教合作班校外教學用地,如非為本校校產,不得列入。
2.校地中若為普通科、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專門學程及進修學校專用者應特別說明。
十、學校位置交通路線簡圖
|
十、學校位置交通路線簡圖
|
十一、校史沿革簡述:(1.請依年度條列說明;2.請以12號字體撰寫並以一頁為限)
一、本校於八十三年四月取得足夠校地34,785平方公尺。 二、八十三年九月二十日正式向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申請命名為「私立中道高級中學」。 三、八十四年元月向宜蘭縣政府申請附設國中部。 四、八十四年三月四日獲准同意申設國中部。 五、八十四年五月十七日獲台灣省政府同意設校,開始籌辦工作。 六、八十五年五月二十日奉准立案招生高中四班,國中四班,並敦聘游禮陸先生為第一任校長。 七、八十五年九月二日正式開學。 八、八十六年六月,「務本樓」「力行樓」落成啟用。 九、八十六年七月起開辦「海外遊學團」,並每年出團。 十、八十七年六月,綜合教學大樓暨學生宿舍即「成功樓」落成啟用。 十一、八十八學年度增設終身學習教育中心,「勤學樓」加蓋完成啟用。 十二、八十九年八月ㄧ日董事會續聘游禮陸先生為第二任校長。 十三、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落成啟用結合自然、生態、環保與科技之綜合體育館。 十四、九十二年八月一日設置「英語學習中心」。 十五、九十三年二月ㄧ日董事會敦聘曾清來先生為第三任校長。 十六、九十六年九月三日附設小學部正式成立。 十七、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小學部教學大樓正式啟用。 十八、九十七年四月十五日董事會敦聘黃仁相先生為第四任校長。 十九、九十八年八月一日董事會敦聘張輝雄先生為副校長。 二十、九十八年八月一日核准設立附設幼兒部。 二十一、一○○學年度高爾夫練習場落成啟用。 二十二、一○一年八月一日董事會敦聘沈淑瓊女士為第五任校長。 二十三、一○四年二月一日董事會敦聘張寬如先生為第六任校長。 |
十二、校舍配置簡圖
|
校務評鑑項目量化分數與參照等第
項目 |
校長 領導 |
行政 管理 |
課程 教學 |
師資 質量 |
學務 輔導 |
環境 設備 |
社群 互動 |
實習 輔導 |
績效 表現 |
||
指標數 等第 |
(5) |
(6) |
私校適用 (7) |
(7) |
有特教生適用(8) |
(4) |
(8) |
(6) |
(6) |
(6) |
(5) |
優等 |
22.5以上 |
27以上 |
31.5以上 |
31.5以上 |
36以上 |
18以上 |
36以上 |
27以上 |
27以上 |
27以上 |
22.5以上 |
甲等 |
20以上 ︱ 未達22.5 |
24以上 ︱ 未達27 |
28以上 ︱ 未達31.5 |
28以上 ︱ 未達31.5 |
32以上 ︱ 未達36 |
16以上 ︱ 未達18 |
32以上 ︱ 未達36 |
24以上 ︱ 未達27 |
24以上 ︱ 未達27 |
24以上 ︱ 未達27 |
20以上 ︱ 未達22.5 |
乙等 |
17.5以上 ︱ 未達20 |
21以上 ︱ 未達24 |
24.5以上 ︱ 未達28 |
24.5以上 ︱ 未達28 |
28以上 ︱ 未達32 |
14以上 ︱ 未達16 |
28以上 ︱ 未達32 |
21以上 ︱ 未達24 |
21以上 ︱ 未達24 |
21以上 ︱ 未達24 |
17.5以上 ︱ 未達20 |
丙等 |
15以上 ︱ 未達17.5 |
18以上 ︱ 未達21 |
21以上 ︱ 未達24.5 |
21以上 ︱ 未達24.5 |
24以上 ︱ 未達28 |
12以上 ︱ 未達14 |
24以上 │ 未達28 |
18以上 ︱ 未達21 |
18以上 ︱ 未達21 |
18以上 ︱ 未達21 |
15以上 ︱ 未達17.5 |
丁等 |
未達15 |
未達18 |
未達21 |
未達21 |
未達24 |
未達12 |
未達24 |
未達18 |
未達18 |
未達18 |
未達15 |